清晨时段
清晨,空气清新,周围环境也比较安静。很多人喜欢在这个时候出去运动,老张一开始也是。清晨运动能让身体从睡眠状态快速转换到活跃状态,促进新陈代谢。而且,早晨人体的血糖相对较低,适当运动能帮助调节血糖水平。但是呢,清晨气温相对较低,对于一些心血管不太好的慢性病患者来说,突然的寒冷刺激可能会让血管收缩,血压升高。就像老张,有一次早上出去没多穿点,运动完就觉得头疼,一量血压,高了不少。
适合清晨运动的慢性病患者,像轻度的糖尿病患者,他们可以在早餐前进行一些轻度的有氧运动,比如慢走。运动时间控制在30分钟左右就行。这里给大家介绍一种药,二甲双胍,它是治疗糖尿病的常用药,配合清晨适当运动,对控制血糖有不错的效果。
午后时段
午后,大概14点到16点这个时间段,人体的各项机能都处于比较好的状态。体温相对较高,肌肉的柔韧性和关节的灵活性也比较好,这个时候运动受伤的风险相对较低。还是说老张,后来他听人建议,改成午后运动。他去公园打打太极拳,感觉身体比早上运动的时候轻松多了。
对于一些有关节炎的慢性病患者来说,午后运动就很合适。比如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,在午后进行一些关节的伸展运动,能缓解关节的僵硬和疼痛。有一种药叫硫酸氨基葡萄糖,它可以营养关节软骨,配合午后的运动,对关节炎患者的恢复有帮助。有个患者老李,患关节炎多年,坚持午后运动,还按时吃这个药,现在关节疼痛的症状减轻了不少。
傍晚时段
傍晚,大概17点到19点,人体的激素水平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,运动能力也比较强。这个时候运动,能消耗一天中摄入的多余热量,有助于控制体重。老张也试过傍晚运动,他去慢跑,感觉跑完之后心情特别舒畅,晚上睡觉也香了。
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,傍晚运动可以帮助降低血压。有个叫硝苯地平的药,是治疗高血压的常用药,配合傍晚的运动,血压能控制得更平稳。有位患者王大爷,有高血压,坚持傍晚运动,按时吃药,现在血压基本稳定在正常范围了。
但是,不管在哪个时间段运动,慢性病患者都要注意适度,不能过度劳累。运动前要做好热身,运动后要做好放松。希望各位慢性病患者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时间,通过运动和合理用药,让身体越来越好。